学术交流
- 门诊电话:022-59813200
- 急诊电话:022-59813536

关注我们
关注我们
作者: 王小刚/李凯/王伯栋/王振刚/朱伟杰/袁绍纪/徐广振/王荣兵 浏览次数: 日期:2023-01-25 来源: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杂志
1 资料与方法
1.1 一般资料
纳入病例15例。其中,女性5例,男性10例;年龄8~65岁,平均20.6岁。
1.2 术前症状
13例患者出现头痛、恶心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,7例出现步态不稳,1例表现为多饮多尿,1例视力进行性加重,2例因肿瘤压迫中脑出现Parinaud综合征。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,本研究符合《赫尔辛基宣言》的原则。
1.3 辅助检查
①术前所有患者均行CT、MRI平扫+强化检查,已明确肿瘤与周边血管等解剖结构的关系。②本组手术病例均有脑脊液甲胎蛋白(alpha-fetoprotein, AFP)、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-β(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-β, HCG-β)检验,其中12例术前行腰穿检查;另3例梗阻性脑积水较重,术中留取脑脊液行AFP、HCG-β检验。
1.4 手术方式
本组病例患者均采用神经内镜经幕下小脑上入路,采取侧俯卧位,上身抬高,头低位,Mayfield头架固定,后正中入路,上至枕外粗隆,下至C1棘突,骨瓣大小约3 cm×4 cm,上方暴露出窦汇区、双侧横窦,术中将硬膜牵拉翻向上方,待小脑塌陷,沿幕下小脑上自然间隙进入,神经内镜经小脑幕下小脑上手术入路全切肿瘤。见图1。
图1 神经内镜经幕下小脑上入路相关照片
①:采取后正中入路,骨窗大小约3 cm✕4 cm,枕骨留取部分肌肉,后期缝合时减少皮下积液发生; ②:骨瓣内侧面可见窦汇区、横窦压迹,术中小心铣下骨瓣,注意防止窦破裂出血; ③:显示暴露窦汇区,剪开硬脑膜时,将硬脑膜翻向横窦,增加手术视野; ④:分离表面蛛网膜,同时尽最大程度保护静脉血管; ⑤:切除肿瘤后可见三脑室内部。
2 结果
2.1 治疗结果
本组患者均通过手术全切,其中6例术后为生殖细胞瘤,后期转肿瘤科继续治疗;本组病例中13例术前合并不同程度脑积水,术后均缓解,均未行脑室腹腔分流;其中1例术前脑积水较重,准备手术过程中脑积水加重,突发脑疝致瞳孔散大,急诊行脑室穿刺,急诊行脑肿瘤切除术,脑积水改善明显,拔除脑室引流后,后期恢复良好,其余12例均未行脑室穿刺引流治疗。本组15例患者术后半年随访,预后均良好。
2.2 术后病理
6例生殖细胞瘤(4精原细胞瘤,2卵黄囊瘤),4例松果体实性肿瘤(3例中分化,1例低分化),3例胆脂瘤,1例成熟畸胎瘤,1例不成熟畸胎瘤。
2.3 典型病例 1
男,33岁,因“走路不稳,视物模糊1月”住院,考虑为松果体区占位性病变,采用后正中入路,神经内镜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行松果体区肿瘤切除术,术后病理诊断:中分化松果体实质肿瘤。术后复查显示肿瘤全切(图2)。随访2年,肿瘤未见复发及再发。
图2 病例1影像资料
A:术前MR(①~④); B:术后复查(①CT,②~④MR)
2.4 典型病例2
男,20岁,因“间断性头痛1月”入院,头部磁共振显示松果体区占位性病变,采用后正中入路,神经内镜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行松果体区肿瘤切除术,术后病理诊断:精原细胞瘤。术后复查显示肿瘤全切(图3)。病情平稳后转肿瘤科继续后续治疗,随访1年,患者恢复良好,未见肿瘤复发。
图3 病例2影像资料
A:术前MR(①~④); B:术后复查(①CT,②~④MR)
2.5 典型病例3
女,26岁,因“间断性头胀恶心1年”入院,入院后行头部磁共振检查示:松果体区占位性病变,手术方式同上,术后病理诊断:胆脂瘤。术后复查显示肿瘤全切(图4)。随访1年,肿瘤未见复发及再发。
图4 病例3影像资料
A:术前MR(①~④); B:术后复查(①CT,②~④MR)